BAFs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技術簡介 |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用水量日益增加,隨之產生的污水排放等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我國又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實現污水資源化,中水回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城市污水處理是一項側重于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工程,在建設和日常運行中常受到資金的限制。所以研究一種適合我國國情的污水處理新工藝,降低污水處理的投資和運行費用,使出水能夠回用,將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及環境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曝氣生物濾池技術(BAF) 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是生物接觸氧化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在生物反應器內裝填高比表面積的顆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膜生長的載體,在濾料層下部提供曝氣,空氣與污水逆向或同向接觸,使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與填料表面生物膜通過生化反應得到降解,填料同時起到物理過濾作用。 二、曝氣生物濾池技術研究內容與創新點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率先將曝氣生物濾池技術引入國內,針對曝氣生物濾池技術污染物去除機理,設計參數優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開發,填補了該技術在我國研究領域的空白。 研究內容: 1)深入研究了曝氣生物濾池對污染物的去除機理,優化了設計參數; 2)對曝氣生物濾池進行了革新和改進,提高了去除效果; 3)優化曝氣生物濾池反應器內部結構,提高了曝氣生物濾池的容積負荷; 4)系統研究了曝氣生物濾池的適用性; 研究結果的創新點: 1)研究了曝氣生物濾池對污染物的去除機理,為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2)通過小試、中試試驗研究以及實際工程運行,優化了曝氣生物濾池系統的設計參數,在提高系統處理效率的同時,節省了運行成本。 3)在優化設計參數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優化了曝氣生物濾池系統的內部結構,增加了曝氣生物濾池的容積利用率。 4)實現曝氣生物濾池成套設備的國產化,尤其是開發了國產粒狀填料,將氧的利用率提高到30%,降低了技術應用的基建投資和運行管理費用,為該技術在國內的推廣和應用打下了基礎。 三、曝氣生物濾池技術的特點(BAF) 曝氣生物濾池技術是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技術,與其他二級生化處理技術相比,曝氣生物濾池技術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容積負荷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曝氣生物濾池技術容積負荷高,在系統進水容積為6kgBOD5/(m3·d)時,其出水SS和BOD5可保持在20mg/L以下。當進水污染物發生較大波動時,系統仍能保持穩定的、低濃度的出水。 2)處理效果好,對碳源污染物和氮源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曝氣生物濾池技術不僅對BOD5、COD、SS等污染物去除作用顯著,而且對一般二級生化處理技術難以去除的氮、磷也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曝氣生物濾池可在同一反應器完成硝化、反硝化和碳源污染物的去除,能夠達到中水回用標準。 3)占地面積小,處理流程簡單 曝氣生物濾池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物于一體,節省后續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占地面積是常規二級處理的1/10~1/5,因此該技術簡化了污水處理流程,同時還能有效的縮減系統占地,可作為分散污水處理的首選。 4)基建費用、運轉費用節省 由于該技術設備小,流程短,其基建費用大大降低。同時粒狀填料使充氧效率提高,降低了能耗。 5)管理簡單,自動化程度高 曝氣生物濾池相關設備可實現全部微機控制,運行數據和參數可在微機上顯示,通過計算機程序,實現運轉設備的自動化控制,可稱作真正意義上的機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便于操作和管理。 四、曝氣生物濾池技術推廣應用情況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技術因具有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應用范圍廣,同時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等特點,經過近幾年的大力推廣,已經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并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該項目榮獲2006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叁等獎。獲獎人員為李汝琪、張忠祥、趙蓮芳、孫長虹、康曉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