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滲瀝液變廢為寶 12萬噸再生水循環再利用 | |
來源:豐臺區人民政府網站 日期:2013-12-06 | |
|
|
變污為寶 再生水年使用量超600萬噸
本報訊(記者 楊斌鵠)昨日,我市首部城市再生水全方位利用系統規劃—《西安浐灞生態區再生水利用體系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再生水利用將成為浐灞新的生態標志。
浐灞生態區是西安市污水處理廠最集中的區域,近年來沿兩河從南到北已建成第三(15萬噸/日)、第十二(2.5萬噸/日)、第五(20萬噸/日)、第十(4萬噸/日)四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41.5萬噸。污水既是河流水環境的最大威脅,也是生態區的寶貴資源。近年來在市水務局、市環保局等部門領導的支持下,在市水務集團的合作配合下,浐灞生態區以實現污水資源化、效益化、產業化發展為目標,以四座污水處理廠為支撐,積極構建全方位城市再生水利用體系,不斷提升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平。
今年6月份,浐灞管委會修訂出臺《浐灞生態區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積極鼓勵入區企業優先使用再生水,截至目前,浐灞生態區已建成再生水管網近60公里,再生水用戶達到14家,再生水年使用量超過600萬噸,并按照我市治污減霾工作要求,已完成8個再生水取水點建設,年底前將再增加20個取水點,進一步滿足道路保潔和綠化養護需求。隨著第十污水廠至浐灞國家濕地公園供水工程、第十二污水廠至西安世博園供水工程、第三污水廠至浐河桃花潭供水工程的快速推進,區域年再生水使用量將大幅提升。
根據《規劃》,浐灞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再生水綜合利用體系,實現四座污水處理廠組網并聯,全區域綜合利用的建設目標,區內道路保潔、車輛洗滌、建筑施工、綠化養護、環衛設施及景觀水體將全面使用再生水,平均每年將增加200萬噸再生水使用量。目前我市再生水利用率僅為4%左右,建成后的浐灞再生水利用體系將使其增加到近10%。未來,您不僅能在浐灞看到全部使用再生水的保潔車輛、綠化澆灌系統以及公共廁所,如果您開車來浐灞,還可以在綠地、廣場的再生水洗車店洗車。
作者:楊斌鵠
河南污水處理分配不均 3000多萬噸再生水未利用
A-A+2013年12月6日07:34河南日報評論
本報訊(記者蘆瑞)12月3日,省審計廳公布對全省38個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與運營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結果顯示,有的項目沒有充分發揮效益,處于低負荷運營狀態;而有的項目開足“馬力”,也無力“吞掉”本地全部污水。
污水處理負荷“旱澇不均”
審計發現,已建成并運營的37個項目中,有7個運營1年以上的項目,污水處理負荷低于75%,有的污水處理設施處于“曬太陽”狀態。截至審計調查日,2008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南樂縣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負荷剛達到36.68%;2008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南召縣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負荷剛達到47.95%。
還有6個項目開足“馬力”,也無力“吞掉”本地全部污水。比如鄭州市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其規模難以滿足所在區域污水產生量,2012年有3298.07萬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溢流。
再生水資源未能有效利用37個項目,有11個出水水質標準較高項目,共計30209.45萬噸再生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審計指出上述問題后,相關責任單位進行了積極整改。如焦作市市區將再生水資源用于群英河、甕澗河及黑河等景觀河道,計劃利用再生水向3座電廠、規劃區河道補充水及道路綠化用水等。
此外,審計調查還發現,有部分地區自備井泛濫,導致大量污水處理費流失;16個縣(市)未按照供水量足額征收污水處理費7410.67萬元;8個縣(市)的15家企業拒繳或欠繳污水處理費1634.27萬元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