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陽新縣3萬噸/日污水處理工程
建設內容:工程主要為新建3萬噸/日污水處理廠1 座(格柵池、進水泵站、細格柵間及曝氣沉沙池、鼓風機房、Biosequencer池、接觸消毒池及排水泵房、加藥間、脫水車間等)及輔助工程(綜合樓、機修.倉庫、車庫及食堂、排水管網500m,加壓、提升泵站1 座;溢流井2 個)等;
建設地點:陽新縣興國鎮城區東南大橋頭、富河北岸;
建設單位:武漢伊高環保有限公司
總 投 資:4800萬元
建設時間:2008年7月開工,2009年7月投入試生產
環評單位:黃石市環境保護研究所
監測單位:黃石市環境監測站
二、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情況
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基本落實了環評及批復的各項環保措施。公司建立了環保機構,制訂了詳盡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三、驗收監測結果
1、廢水
陽新縣污水處理廠污水總排口監測的pH在6.78~7.38之間,化學需氧量的日均排放濃度在35.0~41.1mg/L之間,生化需氧量的日均排放濃度在9.8~10.5mg/L之間,氨氮的日均排放濃度在1.68~2.94mg/L之間,懸浮物的日均排放濃度在10.0~17.0mg/L之間,總氮的日均排放濃度在11.2~17.3mg/L之間,總磷的日均排放濃度在0.126~0.653mg/L之間,動植物油的日均排放濃度在1.2~1.3mg/L之間,石油類的日均排放濃度在0.01~0.02mg/L之間,總鉻、總砷、總鉛、總汞、總鎘、六價鉻、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均未檢出,色度為24倍,糞大腸菌群數在330~460個/L之間,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表4中一級標準并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中一級B標準的要求。
在線比對:COD和pH的監測比對結果相對誤差為2.5%和0.02,化學需氧量比對的相對誤差,滿足HJ/T-2007《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表1 中規定的性能指標要求(CODCr<60 mg/L)。
2.廢氣
本工程主要廢氣為:氨、硫化氫。廠界無組織排放臭氣濃度10—19,氨0.03mg/m3,硫化氫0.004mg/m3。臭氣濃度、氨、硫化氫對照點、監控點的濃度均符合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表5中的標準要求限值
3.噪聲
廠界噪聲按照監測規范廠區周圍設8個監測點位,2009年12月8日~10日晝間各監測點晝間(47.5 dB(A)~54.3 dB(A))、夜間噪聲(36.8dB(A)~45.7 dB(A)),各監測點監測結果均滿足 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標準;兩個噪聲敏感點監測結果滿足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2類標準;
污水處理廠內的各類發聲設備均采取了防噪降噪措施,運行中產生的機械噪聲對廠界外周圍環境不會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
4.固體廢物
陽新縣污水處理廠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格柵渣、沉砂渣、生活垃圾、污泥等,所產生的固體廢物均由環衛部門進行清理。對于陽新縣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經采樣、監測結果表明:剩余污泥中的污染物含量滿足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排放標準》中表B的要求。由陽新縣垃圾填埋場進行分區填埋處理。
5、污染物排放總量結果
總量控制情況。本次驗收監測年排放量為:COD:352.9噸/年,氨氮:18.4噸/年,總量控制指標為:COD:1095噸/年,氨氮:146噸/年,均低于環評及批復提出的總量控制指標要求。
6、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情況。本次驗收監測公眾意見調查采用公示制,在項目所在地周邊張貼公示,對該工程的建設和驗收情況進行公示。在公示后的7 個工作日內(2010 年1 月11 至2010 年1 月19 日),黃石環境監測站未收到任何關于陽新縣城市污水處理廠環保工作的投訴和建議,因此本驗收監測報告認為陽新縣廣大居民和各生產企事業單位對陽新縣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環保工作較滿意。
四、驗收結論
驗收組經現場檢查并審閱有關資料,經認真討論,認為該項目基本符合環境保護驗收合格條件,同意通過驗收并予以公示。
五、建議和要求
(一)加強在線監測設備的校核和維護;
(二)做好噪聲設備降噪隔音處理,確保廠界噪聲達標;嚴格落實大氣防護距離內不應新建居民住宅等敏感目標。
(三)落實各項環保設施的日常管理與維護,確保各類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
(四)爭取多方合作加大中水的利用渠道,提高中水的利用率。
即日起,公眾可以在10個工作日內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廳環境影響評價處咨詢相關信息,并提出有關意見和建議。
聯系電話:027-87167130
傳 真:027-87861455
聯 系 人:胡安義
郵 箱:huanyi@hbepb.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