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屆)日程暨邀請函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我國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成趨勢 我國環境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標準總數已超過1400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0  瀏覽次數:142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工業廢水產出量大、覆蓋面廣、種類繁多,處理難度大、成本高。與此不相適應的是,我國污水處理裝備尚處于世界三流水平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屆)日程暨邀請函



     目前,我國工業廢水產出量大、覆蓋面廣、種類繁多,處理難度大、成本高。“與此不相適應的是,我國污水處理裝備尚處于世界三流水平,也就是基本可用,質量略差,故障率相對較高。”

     據環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占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35%。與市政污水處理相比,工業廢水排放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年來比較嚴重的污染事件幾乎都與工業廢水未達標排放有關。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地表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濃度超過40mg/L即為劣類水。而所謂合格的、達標排放的工業污水中化學需氧量濃度遠遠超過這個標準。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表示,如果將企業達標排放的污水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來評價,它的確是劣V類。排放標準不與環境質量標準直接掛鉤,這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

     在我國目前的環境管理體系框架和制度安排中,標準只是一個方面,它必須與環境影響評價、企業排污許可證等環境管理制度配合使用,確保環境質量達標。對于目前排污總量遠超過環境容量的地區,企業應該通過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通過實施污染物倍量削減替代,以新、改、擴項目淘汰老污染源,通過淘汰落后工藝,壓縮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從而實現排污總量的降低,最終回到環境允許的范圍內,實現環境質量的最終達標。

     目前,我國環境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標準總數已超過1400項。自“十一五”以來,國家加大了標準制修訂力度,新發布修訂標準700余項。新發布的排放標準總體控制水平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標準,個別標準甚至嚴于發達國家排放標準。

     業內人士分析,“對工業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實現資源化回用,膜技術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超濾、微濾與反滲透、納濾等技術正在加速推廣。”此外,難降解工業廢水一般含有高附加值資源,比如重金屬,通過吸附、離子交換等方法,對特定污染物進行選擇性吸附,不僅能降低污染濃度,還可回收寶貴資源。


     

    我國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成趨勢
    時間:2013-11-08    來源:中國工業網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望城县| 金湖县| 谢通门县| 平舆县| 株洲市| 曲靖市| 霞浦县| 黑河市| 望江县| 毕节市| 临江市| 长子县| 石屏县| 芦山县| 大埔区| 黑水县| 丹江口市| 合江县| 曲阜市| 沾益县| 仙游县| 蓝田县| 泌阳县| 连山| 彭州市| 永嘉县| 马龙县| 沧州市| 钟山县| 应城市| 阿尔山市| 通化县| 延津县| 松潘县| 甘谷县| 鄂温| 柳河县| 平陆县| 手游|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