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婁煩縣人民醫院建設項目二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項目名稱:婁煩縣人民醫院建設項目二期工程
建設單位:婁煩縣衛生局
聯系人:王院長 聯系電話: 13934119411
環評單位: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魏經理 聯系電話:0351-7023647
本項目位于太原市婁煩縣婁煩鎮婁家莊村西頭。項目總投資8413.59萬元,用地面積為17245m2,總建筑面積為17245m2。共建設4棟樓,分別為:1棟10層住院樓,住院樓一層為財務室、出入院處、辦公室、藥劑科及住院大廳,二層為靜脈配液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三至七層為病房,八至九層為婦產科,十層為手術中心、ICU病區;1棟3層醫技樓,醫技樓一層為放射科、核磁共振、醫技大廳,二層為病理中心、檢驗中心,三層為功能檢查中心;1棟4層行政辦公樓,一層為營養食堂,二、三層為后勤總務,四層為醫生值班宿舍和專家公寓;1棟1層附屬用房,主要為主要包括氧氣站、高壓氧倉、發熱門診、門衛等。項目建成后設置床位300張,醫務人員達到390人。綠化面積11713m2,道路及廣場硬化面積10251m2,停車場面積1757m2。環保工程主要為醫療污水處理站、食堂設置隔油池和油煙凈化器、設備降噪減振措施及醫療垃圾臨時貯存處。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
施工期:施工期土方、結構、裝修過程中的施工機械噪聲、施工廢水、施工揚塵和建筑垃圾等排放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影響。
營運期:營運期食堂油煙氣、汽車尾氣對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產生影響;食堂含油廢水、生活污水、醫療廢水若不處理直接外排會對周圍的水環境產生影響;醫護人員及就診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在隨意堆放的情況下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三)環保措施
1.施工期揚塵防治嚴格執行及遵守《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技術規范》(HJ/T393-2007)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施工工地環境保護管理的通知》(山西省環境保護廳晉環函[2010]136號文)。食堂油煙廢氣經靜電式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通過專用煙道引至樓頂排放。
2.食堂廢水先經隔油池處理后和其余醫療廢水、生活污水排入污水處理站。醫院污水處理廠工藝為“生物接觸氧化+混凝沉淀+消毒處理”,經處理后污水中各污染物濃度能夠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要求后,出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最后進入婁煩縣污水處理廠。
3.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開挖土方用于綠化覆土及道路鋪設。營運期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負責清運處理,油脂委托給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醫療廢物由太原市特種垃圾管理處派專車統一收運至特種垃圾焚燒廠進行集中焚燒、無害化處理。
4.采取限時段施工措施,中午(北京時間12時至14時30分)和夜間(北京時間22時至次日早晨6時)停止施工。項目各設備連接處設柔性減振接頭,各類機房采用吸聲、消聲材料處理,對所有泵類系統作消聲處理,同時采用雙層墻夾吸音材料等,各設備噪聲通過減振、消聲、隔聲和距離的自然衰減后,能夠滿足《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 1類標準要求。
(四)環評結論要點
項目選址基本合理,其對評價區域內的地表水質、環境空氣質量影響不大,施工期噪聲對項目周圍200m范圍內的居民有一定影響,在切實落實項目環評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的條件下,項目建設可行。
二、向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索取報告書簡本及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可用電話索取,索取期限為2013年6月20日至2013年7月3日。
三、公眾參與調查
(一)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
居住在項目所在地周圍的居民及項目周圍單位的工作人員。
(二)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1.對項目的了解程度及對項目環境影響的認識程度。
2.項目的主要污染因素。
3.對當地群眾生產和生活造成影響的程度如何。
4.對項目建設的態度。
5.對項目建設的其他意見及要求。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或上門與公眾訪談
(四)公眾參與調查和公眾提出意見時間
2013年6月20日至201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