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海水淡化“出水就虧”: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到2015年,國內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260萬噸/日,較目前增加3~4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6-18  瀏覽次數:106
    核心提示:海水淡化“出水就虧”: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到2015年,國內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260萬噸/日,較目前增加3~4倍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海水淡化”奪人眼球,尤其是在人均淡水資源貧乏的我國。

    不過幾年前就著手海水淡化產業布局的企業,卻因殘酷的現實而步履蹣跚,甚至停下了腳步。今年4月22日,雙良節能宣布,決定終止原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海水淡化設備制造項目”,將剩余募集資金全部用于永久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我們感覺這個行業還是一個新興行業,目前的需求不會特別大,我們了解到的其他項目的進展普遍都比較慢。”雙良節能董秘王曉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按照目前的水價來看,他們“出水就虧”。

    “企業的裝備能力并不過度,關鍵是政策沒有配套。”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集團大中華區銷售總經理薛松毅認為。“主要是水價機制和海淡補貼怎么平衡,現在是水價倒掛的,大家就只能趴在那里。”

    雷聲大雨點小

    早在2011年11月,雙良節能就發現海水淡化項目市場需求未達預期,將項目拆分成為兩期,原募集資金變更為只投資一期。截至去年年末,雙良節能在海水淡化項目上的累計投資達2084.37萬元。

    不過,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雙良節能海淡項目的“流產”并不能代表行業情況。“其工藝并未選擇主流的膜法工藝,而是選擇了更適用于中東地區的熱法。”

    海水淡化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膜法利用高壓泵將海水通過膜壓出淡水,熱法則將淡水變成蒸汽再冷凝,總體而言,膜法能耗和成本較低,建設周期較短。

    事實上,不僅雙良節能,一些頭頂“海水淡化”光環的上市公司盡管在當初積極布局,但如今進展均較為緩慢。

    南方泵業曾被視為將在海水淡化高壓泵領域大有作為。其海水淡化高壓泵和能量回收裝置的研發分別從2010年7月和2011年12月就開始,目前兩個研發項目均在試制過程中,未達成目標。南方泵業承諾在海水淡化項目上的投資總額為4492萬元,但截至去年底,其投資進度僅為18.96%。

    一家外資柱塞泵代理商告訴記者,用于海水淡化大型項目的都是大型的離心泵,市場主要被瑞士蘇爾壽、德國凱士比、美國濱特爾等外資品牌占據。“海淡項目規模大才能產生效益,小規模的都得虧,所以大型高壓離心泵才是方向,但南方泵業主推的并非這種。”

    在海水淡化設備領域,反滲透膜、高壓泵、能量回收裝置是三個核心部件。包括上海電氣、津膜科技、南方匯通、中集集團、首創股份等都已進駐海淡領域。其中,南方匯通被視為是反滲透膜領域較有潛力的一員。但南方匯通旗下時代沃頓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海淡膜所占比例很小,那都是外面炒的”。

    據此前媒體報道,天津北疆電廠海水淡化工程已經安裝好的四臺海水淡化裝置中,只有一臺在運行,其余三臺都處在停機備用狀態。據當時一名負責人表示,意氣已經建成的日產10萬噸的淡化項目,實際產量1.8萬噸,其中1萬噸工廠自用,其余8000噸并入漢沽市政管網中。

    除此之外,在天津、山東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產能閑置情況。

    淡化出的水用不掉

    “因為運營費用過高,我們的一些項目停掉了,沒有投資下去。”一家知名外資海水淡化企業的銷售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采用膜法技術,國外可能達到0.5美元/噸的成本,但考慮到國內水質等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的成本仍在7元/噸,較自來水價格而言并無競爭力。“一些電廠不愿意,其他的大型園區就更起不來了。”

    一名在水處理行業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業內人士說,海水淡化目前主要應用于遠洋作業及部分小海島,其他經濟性有待提高,“更多是地方政府為了追求GDP或者作為企業融資的故事源。”

    “這個行業都是叫好不叫座,有誰真正賺到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膜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號稱都是在給海水做淡化,但說得不好聽點,當年十三號文件一出來,企業上馬,就是沖著配套資金去的。”

    這名業內人士指的“十三號文件”,就是去年2月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而當年8月發布的《海水淡化科技“十二五”專項規劃》指出,到2015年,國內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260萬噸/日,較目前增加3~4倍。

    國海證券分析師王立堯指出,目前一些海淡項目每天淡化出來的水用不掉,“這里就需要政府協調,把這些多出來的水賣給其他人,比如給自來水廠做深加工,中水處理,但這些廠家如果沒有補貼是不會愿意做的。”

    據了解,各部委曾在去年6月就海淡補貼開會討論,但至今沒有定論。

    “這里面牽扯到的部門比較多,條塊分割太厲害,水利部、海洋局、環保部、發改委、管網改造涉及到的住建部等好幾個部門,難以統一協調。”上述膜企業負責人表示。

    新加坡三達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藍偉光向記者介紹,在這方面可以借鑒新加坡的水政策,“把水源供應與污水處理等所有與水相關的部門集中到環境與水源部統一規劃與管理,以此統籌新加坡水資源的開源與節流。”

     

    海水淡化“出水就虧”: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時間:2013-06-1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保康县| 吉安市| 湖口县| 中阳县| 康乐县| 阳曲县| 和林格尔县| 台北市| 乌鲁木齐市| 克什克腾旗| 宿迁市| 虹口区| 武川县| 西城区| 合作市| 邻水| 巨野县| 焦作市| 泊头市| 庆阳市| 江津市| 武陟县| 英超| 从化市| 多伦县| 麻栗坡县| 鲁山县| 留坝县| 平阳县| 安岳县| 广宗县| 杭州市| 丰都县| 青海省| 陇西县| 天津市| 顺平县| 吉林市| 黑山县| 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