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 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污泥處理和利用標準工作組會議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陜西逾半污水處理企業排放超標 改造陷資金窘境 目前陜西投入運營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共105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6-04  瀏覽次數:99
    核心提示:陜西逾半污水處理企業排放超標 改造陷資金窘境 目前陜西投入運營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共105座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污泥處理與資源利用國際高峰論壇 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污泥處理和利用標準工作組會議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陜西省環保廳副廳長李孝廉3日披露,該省現有的105家污水處理企業,超標排污的有57家,占到54%,污水廠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超標排放以及偷排現象時有發生。其中改造資金短缺,以及監管的缺失是重要原因。 

    “陜西一年排放的13億噸廢水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占8億噸以上。”陜西省環保執法局局長馬小現透露,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水環境好壞的重要指標。

    據介紹,目前陜西投入運營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共105座,在陜西環保廳的執法檢查中發現,有57家現場取樣送檢結果顯示超標排污,占到54%。此外,排污設施擅自停運或不正常運行情況普遍,生化處理工段、消毒、脫泥環節非正常運行的分別有29家、38家和31家,另外還有6家污水處理廠甚至利用溢流井、集水管等進行偷排污水。

    “目前陜西污水廠每年產生污泥總量約44萬噸,其中93%均采用填埋方式及處理,只有不到7%被無害化處理和生化處理。”李孝廉表示,伴隨城市日益增長的排污需求,目前陜西絕大部分污水處理企業均面臨升級改造。但因資金問題,該省未實施雙回路用電工程的污水處理廠有63家,占全省總數的60%,遇線路檢修和故障停電時,污水只能通過管網直排環境。

    此外,管網配套建設滯后,影響進廠水質水量;部分污水處理廠監管缺失,運行中涉嫌造假;政府拖欠第三方運營商運行費用;污泥處理未引起重視,造成二次污染等,也是陜西污水處理面臨的問題。

    李孝廉表示,陜西將對污水處理企業的違法問題予以掛牌督辦,加強監督和處罰力度,對于污水處理費用不足等問題,將會同相關部門,促進問題解決。

     

    陜西逾半污水處理企業排放超標 改造陷資金窘境
    時間:2013-0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冀浩凡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口县| 什邡市| 嘉祥县| 隆安县| 宁武县| 宁津县| 呼伦贝尔市| 江源县| 韶关市| 汶川县| 峨边| 宽甸| 苗栗县| 綦江县| 唐河县| 连江县| 寿阳县| 灵石县| 吴忠市| 洛隆县| 兰州市| 金门县| 无锡市| 甘德县| 临朐县| 基隆市| 来安县| 西昌市| 长子县| 永胜县| 额尔古纳市| 通江县| 莫力| 天祝| 卢湾区| 大田县| 湖州市| 内黄县| 临清市| 阜宁县|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