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旗下的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不僅自身加強環保工作,還注重技術創新,研發出多項治污新技術,使行業企業受益。其中,公司研發的“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受到化纖行業企業的歡迎。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介紹說,這項技術可以從廢水中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等資源,值得推廣。
資料研究表明,我國每生產1噸化學纖維平均耗水量為2.4噸左右,而污水排放量約為1.78噸。其中,每生產1噸聚酯,僅酯化反應階段直接產生的廢水就達0.187噸。據了解,我國目前擁有的聚酯產品生產能力為3800萬噸,按照這個產能計算,要排放的廢水為6700萬噸以上,這對化纖行業是個考驗。
在我國,面對如此巨大的酯化廢水總量,過去的一些處理技術并不能達標處理,導致一些企業直排、偷排廢水。開發一種廢水處理技術,適應大規模、連續化酯化廢水處理,并從中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等資源,是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迫切需求。對此,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針對酯化廢水中各組分之間的物性等,研發出“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以大批量、連續化地回收乙醛和乙二醇。目前,這項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酯化廢水處理領域,降低了COD排放,回收了大量乙醛和乙二醇。
據了解,化纖行業中原料乙醛生產主要采用乙烯氧化法和酒精氧化法,這兩種生產方法會消耗大量石油和糧食資源。同時,聚酯企業所需的大宗化學原料乙二醇,其生產也需要大量石油和煤炭。采用“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回收乙醛和乙二醇,不僅有效節約資源,還能滿足化纖行業不斷擴大的生產需求。
截至2013年年初,應用這項技術的企業已經有3家,分別為江蘇三房巷集團、桐昆集團浙江恒盛化纖、上海石化滌綸部,累計聚酯產能287萬噸。另外,還有4家正在建設或籌備中的企業將采用這項技術,聚酯產能累計約425萬噸。預計到2013年年底,應用此項技術的聚酯產能累計達到712萬噸。未來,隨著技術的推廣應用,其廢水處理和有機物回收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強。
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受化纖行業青睞
時間:2013-04-09 來源:中國環境報作者:黃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