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鄉探親期間,農經司同志調研了山東桓臺縣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主要情況如下:
山東淄博市桓臺縣,雖然多年來就重視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但是在去年以前,大部分農村各自為戰、水源分散,供水情況不平衡、不穩定,一些農村只能定時供水,一天供水三小時左右,被稱為“八分之一的自來水”,與城鎮自來水相比,在水質、水量、水壓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去年以來,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桓臺縣委、縣政府統籌城鄉,提出了城鄉供水一體化、同網同質、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飲水問題的方案,得到了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和山東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到春節前,一些農民已經用上了城鄉一體化的自來水,調研時看到農民非常高興。主要情況如下:
一是合理規劃,分步實施。根據水源地可采水量和村莊布局等情況,將11個鎮的335個村莊,規劃為兩大片,分為兩期工程,其中,一期解決一大片即8個鎮204個村24.6萬人。一期工程的水源工程由18眼深水井(200—400米)組成,這些井抽的水集中到一個水廠處理后,通過管網送到204個村。到春節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9935萬元,占投資計劃的83%,該工程邊建設、邊受益,一些農村已經將水質水量不穩定老水源,置換為城鄉一體化的新水源,利用原來的村內管網,由原來的定時供水(一天供兩三小時)改為全天24小時供水。桓臺縣在抓緊建設一期8個鎮農村供水工程的同時,正在積極籌劃二期3個鎮的農村供水工程。
二是確保工程質量,確保工程進度,確保供水水質、水量、水壓。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為了確保工程進度,采取收到一批圖紙、招標一批隊伍、建設一批工程的辦法,環環相扣。在天氣寒冷情況下,采取搭建保溫棚等措施,保證工程順利推進。為了確保供水水質、水量和水壓,請省水利廳專家論證水質處理設施與工藝;建設包括信息自動化控制中心、水質檢驗中心與供水管理調度中心;該工程在水質方面的目標是力爭達到國家頒布的飲用水新標準,使106項指標全部達標。
三是城鄉用水同網同質不同價,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為了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該工程擬訂的供水水價,農村居民的用水水價低于城區居民的用水水價。
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提高自來水標準、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方面,桓臺縣的經驗很有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