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工程設備類:業績高增彰顯景氣,分化較為顯著。2016H1工程設備類環保公司收入及凈利潤分別增長30.4%27.1%。具體來看,大氣板塊、水板塊均增速最快,分別達到64.9%(神霧環保、三維絲高增速)、49.2%(興源環境并表高增長)。固廢板塊業績增速為13.1%,節能板塊增速為9.1%,而3家監測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速同比下降15.3%(聚光科技中報增速較低,雪迪龍主業景氣度下滑)。整體毛利率為29.0%,同比降0.7個百分點;ROE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至3.8%。
v 應收賬款持續較快增加,現金流有待下半年改善。2016H1工程設備類環保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290.5億元,較年初增加45.4億元(或+18.5%),近幾年行業整體應收賬款隨著收入增加而持續增長。中金環境及神霧環保相比年初增幅超過100%,碧水源(31.9億)、啟迪桑德(27.9億元)、龍凈環保(20.4億元)及格林美(18.0億元)應收賬款絕對值較高。2016年上半年行業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45.0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22.4億元,現金流有待下半年改善。
v 水務運營類:中原環保及江南水務表現較好。2016H1水務運營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2.4%及12.2%;行業毛利率同比下滑1.0個百分點至39.5%,期間費用率僅小幅上升0.3個百分點,致凈利率同比降1.9個百分點至20.4%。中原環保因資產并表及營業外收入致業績同比高增,國中水務因確認投資收益3,550萬元使得凈利潤保持較高增速,江南水務由于市政工程收入大幅增加推動業績高增。
v 持倉分析:機構積極增持龍頭白馬公司。截至二季度末,機構投資者在環保板塊配置主要方向依然為白馬龍頭公司,其中持股市值超過10億元的分別為碧水源(50.2億元)、啟迪桑德(43.2億元)、興源環境(29.5億元)、中金環境(28.1億元)長青集團(10.9億元)及龍馬環衛(10.2億元)。從Q2機構持倉變動情況來看,較大市值公司得到機構投資者積極增持,例如碧水源、中金環境、天壕環境、格林美、神霧環保等,而雪浪環境、國禎環保、重慶水務等公司受到相對較多減持。
v 風險提示:環保制度改革力度低于預期;土地財政吃緊致政府支付意愿或能力下降;環保項目進度慢于預期等。
v 投資策略:板塊配置PPP、滯漲及轉型個股。目前板塊2016~2017年P/E為38/27倍,維持“強于大市”評級。從就板塊配置而言,下半年建議關注3條主線,一是PPP持續推進及短期催化事件(PPP第三批示范項目推出及相關立法推進),重點推薦碧水源、蘇交科、東江環保及龍馬環衛;二是股價滯漲而公司近期變化較大的個股,如長青集團(滿城項目或于3季度投運,融資計劃加速)及瀚藍環境(估值較低,2016~2017年為25/20倍,盈利增長穩定,轉型危廢及定增引入復星集團重啟);三是其他行業公司轉型環保趨勢明確且容易存在較大預期差,在具備明確業績支撐及安全邊際情況下,有望迎來良好表現,推薦金圓股份、蘇交科、潤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