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問答 » 水知識 » 正文

    以32家創業失敗的公司做案例,探尋Top20創業失敗緣由

    已關閉 懸賞分:15 - 提問時間 2014-04-02 10:19
     

    以32家創業失敗的公司做案例,探尋Top20創業失敗緣由

    2014-02-24 錢皓-互聯網分析師

    文:36氪編譯自chubbybrain.com

     

    融資、收購、重大產品更新,無論是有意或無意,創業媒體圈似乎總聚焦在光鮮的貝殼。而那些生命短暫的失敗創業卻猶如沙粒般無聲息的被大浪卷入大海。

     

    貝殼是稀缺的,沙粒才是常態般的存在。而只因沙粒的繁多方能顯出貝殼的稀缺珍貴。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國外創業服務網站ChubbyBrain在 2010 年曾對 32 家創業失敗的公司進行了詳細的走訪調查,最終梳理出 Top20 創業失敗緣由。

     

    下圖是 20 條創業失敗緣由總覽:

     


    Top 20 創業時機不對


    經濟大環境和細分領域的市場成熟度都是創業時機的指標。典型的例子就是 2010 年的那批創業。當時 08 年的經濟危機影響尚未褪去,投融資環境從 2009 年開始就出現懸崖般的下滑,最重要的是當年消費者(也就是 C 端創業公司的目標客戶群體)的購買力出現下滑。大蕭條背景下,專營藝術品交易的網站 Untitled Partners 就是遭遇多重打擊的其中一家創業公司,最終無力回天。Untitled Partners 當年也對這次失敗做了總結:

     

    我們的市場判斷是基于《華爾街日報》以及《紐約時報》的數篇文章,同時也參考了“梅摩全球藝術品指數”。這些文章和數據的其中一個中心結論是藝術品市場存在反周期性,與標普指數的相關度低。長期來看這個結論沒錯。但就當下的環境來看,兩者仍存在極強的正相關。而作為創業公司,我們無力等到反周期的出現。另外,普通藝術品客戶購買力的下降也是我們事先沒能考慮到的變數。

     

    19、總想著先把創業作為兼職

     

    保留現有的工作,保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用業余時間進行創業。顯然,不少創業者會認為這是在創業初期最保險安全的做法。吃了大虧的初創企業 Overto 可不這樣認為:

     

    我們原以為可以利用下班后的時間來開發運營我們的因特網服務。沒錯,的確是這樣,如果我們運氣夠好,服務器一次差錯都不出現的話。而當我們的基礎架構出現問題的時候,事情開始并不如我們預想的那樣發展。我們的團隊沒有一名全職員工,之后出現的機構服務器掛機都是在我們的上班時間,問題總是不能及時解決,掛掉了好幾次。你可以想象這對品牌和用戶體驗的影響。更糟糕的是,由于之后我們在問題修復上花了過多時間,產品新功能的開發幾乎處在停滯狀態。

     

    除了以上弊端,你可以想象,一個全員兼職的創業團隊還存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缺乏危機感,反正大家都有一份保底的工作。事實上,在接受調查的 32 家公司中,有好幾家公司就把缺乏全職員工歸結為創業失敗的最重要因素。

     

    18、公司選址

     

    選址是個問題,這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公司選址最好與公司發展的理念,目標客戶、潛在投資人所在地契合。

     

    一個切身的感受是,我曾經采訪過一家在福建廈門的創業公司——移動情趣電商性價比。這是一家做的不錯的創業公司,據說銷售額在成立一年多一些的時間已超過 1 億人民幣,但卻鮮少見諸于媒體。事實上,據創始人黃天財所述,在福建的二三線城市有不少靠譜的創業公司,但卻鮮少有機會和媒體、投資人、潛在合作伙伴聯系。當然,蝸居二三線城市也有好處,那就是創業成本低,運氣好政府扶持還給力。利弊兩端需要創業者自身做權衡。

     

    另外,對于很多更早期的初創公司來說,遠程協作是公司的主要組織形式。節省成本的好處很明顯,但要切記保證團隊的溝通協作效率。

     

    事實上,根據 ChubbyBrain 的調查來看,至少有兩家公司認為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選址不當。其中一家就是為企業提供防止惡意軟件入侵的 Nouncer 公司。

     

    Nouncer 將公司地址定在了紐約。它認為紐約不缺錢、創業氛圍濃厚、人才濟濟、不乏創業導師等各種優點。但它卻沒能考慮到紐約的唯一缺點——無法為它們提供第一批種子企業用戶。相比于紐約來說,舊金山才是遭受黑客攻擊頻繁的城市。

     

    17、吸引不了投資者

     

    調查中有幾位創業者很坦誠地表示,公司最終倒閉的直接原因是他們吸引不了投資者。這當中不排除有運氣不佳的原因。沒準是因為他們接觸的投資者都不識貨,或者創業者自身沒能接觸足夠廣泛的投資者。但在融資失敗后,不能逃避的一個操作是,拋開外部因素,重新審視自己的創業項目。理念、產品、目標客戶群、商業模式等問題是否都思考到位。利用好這個自省的機會!

     

    16、在競爭中喪生

     

    在創業早期過度重視競爭不是好事,但完全忽略掉對手也并非明智之舉。尤其是在市場轉熱,模式已得到市場驗證的情況下,你必須做好有大批新手加入競爭的心理準備。調查中,10% 的創業者就吃了完全忽視競爭的虧。其中一位就是理財服務網站 Wesabe 的創始人 Marc Hedlund。他的創業失敗總結是這樣的:

     

    不依賴單家公司的理財產品、注重保護用戶個人隱私、幫助用戶實現更好的理財方式,所有這些Mint做到了,我們也做到了。差就差在我們的用戶門檻過高,需要用戶做的事情太多。其實這一表層可用性的優化是不難做到的,錯就錯在我們沒能及時關注競爭對手,并作出變化,因而結果出現了質的差別。

     

    15、身心俱疲

     

    混跡創業圈,很少在早期團隊看到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工作到 10 點是家常便飯,挑燈也是常有的事。此種熱情一度還成為創業者引以為傲的資本,直到去年年底開復老師患癌事件的發生,圈內才又一次敲響了預支身體帶來危害的警鐘。事實上,過度拼命工作不僅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這次調查中超過 12% 的創業者還把此歸結為他們創業失敗的原因之一。工作時間長和工作效率高很多時候并不能成正比。而且與其每件事都親歷親為,還不如慢慢學會逐漸把工作任務下放給團隊成員。同時,對于某些可以預期失敗結果的事,何不提前放棄,節省精力。

     

    14、注意力分散,被華而不實的東西迷住雙眼

     

    一個創業可以引發多種可能性,巨大的想象空間。這是創業的魅力所在,同時卻也是導致眾多創業公司最終敗下陣來的最大絆腳石。我的這個項目可以引申出這項業務、這項業務、這項業務...... 做哪項好呢?還是先做成能承載所有業務的平臺吧。這是缺少核心競爭力產品的做法,謹防后來者單點突破實現趕超。和某個 Mentor 級的投資人聊完之后,突然發現我的產品居然還有這樣的可能性,而現有的產品實在做的太痛苦。如果你僅因為一次談話就改變產品方向,我只能說你轉型失敗的可能性高達 90%。來看看 Kiko 創始人 Mahesh Piddshetti 怎么說:

     

    多數創業者都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當然這是好事。而且多數人之所以選擇創業就是因為他們腦子里能夠不斷浮現頗具創造性的想法。這樣的人整天談論的也是新產品、新模式。但他們也是最容易一些華而不實的想法迷住雙眼的人群。恰好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不斷的試驗新產品,最終導致我們的主產品一再延期推出。

     

    13、和投資人/合伙人關系鬧僵

     

    與合伙人鬧不和是創業的一項大忌。Bricabox 的聯合創始人用親身體會給出了建議:“拿我的例子說事,當一個聯合創始人出走時,這本就意味著你已遭受沉重一擊。但萬事也都要有準備,最好的預防措施就是盡量延長期權的授予期。”

     

    和投資人鬧掰的一般主要原因是雙方在公司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意見分歧。這其中較知名的例子就得數開放源代碼提供商 ArsDigita Corporation,和 General Atlantic、Greylock 在公司發展方向上的意見沖突最終導致公司失去了行業領導地位。所以,慎選投資人很重要啊!不是誰的錢都能拿!

     

    12、亂用關系網絡

     

    中國社區走哪兒都靠關系,國外很多情況下也是這樣。所以有很多創業者會抱怨缺乏足夠廣泛的關系網絡是創業的一大瓶頸。但是你知道嗎?這次調查中居然有 16% 的創業者表示,他們不缺關系,但問題是他們沒能合理利用。這一點僅供參考。

     

    11、產品定價問題

     

    產品定價問題是1分科學,9分藝術。這次調查中有好些公司就把失敗緣由歸結于產品定價過高 / 過低。比如一位創業者這樣說道:“我花 50 美分買的一串鑰匙鏈,然后以 1.25 美元賣出去,賺的錢僅夠支付我的銷售人員的電話費。”EventVue 的創始人則這樣說道:“這次創業經歷中,我最大的敗筆就是通過過度廉價的定價方案去追逐企業級市場。”

     

    10、產品用戶體驗差

     

    把產品體驗歸類到創業失敗緣由的 Top10 似乎有些言之過重。畢竟前者很難成為后者的直接原因。但從這 32 家公司的例子來看,的確有超過 12% 的創始人把原因歸結于此。需知量變導致質變。無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通過過度犧牲用戶體驗去換取成本節省、新功能研發投入增加等其它競爭優勢,最終用戶是會慢慢流失的。這樣的創業失敗案例大多屬于慢性死亡類,最恐怖的一類。

     

    9、未能正確處理轉型

     

    “轉型”是 2010 年創業圈熱詞。過度頻繁地出現使得“轉型”一詞在當年幾乎演變為了貶義詞。當然,一遇到挫折就馬上開始調轉方向,這種快餐式地轉型是難有前途的。當年這 32 家公司中就有將近 20% 的公司因為這個原因敗下陣來。

     

    4年之后,轉型一詞的貶義成分逐漸褪去,我們也看到更多公司對于轉型的常態化處理——為了盡量避免損失,對于公司的轉型總是慎重再慎重。

     

    2013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人網。從最初的核心業務人人網到分散資源發展人人游戲、糯米團等周邊業務,再到去年年底全速回歸人人網移動端,人人繞了兩年的彎路。兩年,對于快速發展的科技行業來說早已物是人非。作為翻版 Facebook,它沒能像后者那樣將用戶從大學生市場拓展到大眾市場,微信、陌陌等新興社交應用早已完成了一輪圈地運動。如今的人人也只能打出“力保校園用戶,爭取年輕90后”的口號。

     

    8、對領域缺乏熱情和專業知識

     

    無論你認為你的 idea 有多棒,如果你缺乏必要的領域背景,你最好還是調轉方向,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實在覺得這件事大有可為,也必須有運氣找到該領域的專業人士作為聯合創始人以補足。怕就怕整個團隊都是半瓶水。更可怕的是,當事情做到一半的時候,你瞬間發現整個團隊都是朝著這個 idea 的商業愿景出發,原始熱情早已泯滅。此種原因在本次調查中占到 18.8% 的比例。其中一個實例來自新聞服務提供商 NewsTilt。創始人這樣總結這次失敗:

     

    老實說,我們確實不懂新聞行業。最初產生這個 idea 是因為我想為我的博客設計一個完美的評論系統,讓閱讀評論也能如同閱讀文章本身那樣精彩。按照這樣的思路,NewsTilt 誕生了。不過結果卻沒有我們預想的石破天驚。事實上,就連我自己也沒有被我的 NewsTilt 娛樂到,人們喜歡看的還是 Hacker News、Reddit。沒能想通原因。事實上,對新聞行業本身所知不多的我們又如何能想通呢?而我自己更是連一個熱心讀者都不是。當時,我們腦子里想得更多的還是這個 idea 所能產生的商業價值。

     

    7、產品發布時機不對

     

    產品發布過早,可能面臨準備不充分的尷尬,給用戶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但如果發布過完,大家可能也會擔心錯過時機。兩相權衡也是需要一定的智慧。而這次調查中超過 20% 的創業者就沒能把這件事妥善處理好。

     

    不過,產品到底是提早還是推后一些發布,這還是有些餓規律可循。首先,它依你的產品類別而定。像 Ebay、Mint 這樣的有關電商、理財方面的網站,它對產品完善程度要求較高,寧可晚一些也不可早一些。而像 Twitter 這樣的社交網站,提早發布可能會出現紕漏,但影響遠沒有前者來的壞。

     

    最后記住一句很經典的話,來自 32 為失敗創業者之一的 Reid Hoffman:“如果你沒有因你的 1.0 版本感到羞愧,那只能說明你的產品發布太晚。”

     

    6、我把產品做好了,但是需要商業模式

     

    談到這一點,大家可能會想到 Twitter。直到上市它也未能誕生真正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拋開這個例外,保守來看,我們不能把產品目前無法做收入當作不去思考商業模式的借口。而且,不幸的是,這次調查中 25% 的創業者都在后悔當初沒能把商業模式搞清楚。

     

    5、錢燒完了

     

    如何合理的花費僅有的一筆融資對于沒有過多財務經驗的早期創業者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如何發現不必要的花費,忍痛砍掉那些注定會死的業務,選擇何種速度何種團隊規模推出產品,這都是創業者的必修課。不幸的是,在這次調查中,超過 25% 的創業者都未能做好這次必修課。YouCastr 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家,團隊將糟糕的財務預算作為此次創業失敗的最重要原因。

     

    4、市場推廣不給力

     

    了解目標客戶群,有效引起他們的注意,最終將他們轉成真正的用戶。對于一次成功的創業來說,市場推廣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在這一問題上容易犯迷糊的創業團隊往往是一些技術型團隊。全員上下努力做產品,沒有一個人考慮之后的推廣。就在產品即將推出之際,開始想起招募推廣之際,發現人哪是這么好找的。這次調查中 30% 的創業者就栽在這件事上。

     

    3、Team不對

     

    團隊成員多樣化,各有所長,這也是一條成功創業的金科玉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次調查中有超過 1/3 的創業者就認為團隊不給力是創業失敗的原因。有人說:“我希望我從一開始就能有一位 CTO”;有人說:“我希望我的創始人是一位懂得商業運作的人”;有的人說:“我希望公司內部能夠有一些制衡,而不僅憑創始人一個人的意志。”

     

    Nouncers 的創始人說:“團隊隱藏的問題是,我沒能有一位聯合創始人和我密切配合。他能在我決定的時候,對我的決定重新做多角度的審視。”

     

    Wesabe 的創始人說:“在公司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我有點像一個獨裁者。所以這次失敗我不能怪任何人,只能怪自己。”

     

    2、忽視市場需求

     

    相比去思考如何通過審視市場需求去尋找產品存在的問題,不少團隊比較愿意先去解決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而獲得“快感”。這條失敗理由排名第二。BricaBox 的創始人就吃了這個虧。他說:“BricaBox 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團隊偏重去解決一些技術型問題,從修復 bug 中找到快感。但這些‘技術成就感’在用戶那里的能見度很低。相反,一些客戶真正關心的問題,我們卻沒能及時發現并解決。”

     

    1、呆板,不注重主動收集用戶反饋

     

    聽起來是大家都知道不應該犯的錯。但它還是成為了此次調查的 No.1 創業失敗理由。比較極端的例子,ecrowds,一家網絡內容管理服務商,承認:“我們花了太多時間專注把產品做成我們想要的,完全沒去收集用戶反饋,這很容易導致視野狹窄。現在想來,我認為創業初期,埋頭苦干做產品最多不能超過 3 個月,之后必須停下來多角度去收集反饋,審視產品,再決定下一步。”

     

    至此,本次調查的來自32家創業失敗企業的20條失敗理由已全部呈現完畢。可能你會覺得淺顯易懂,你也一直沒犯過這些錯誤。但請還是將以上 20條好好收藏吧,需要的時候用來提醒下自己。另外,歡迎分享給其他正在創業的小伙伴。

     
    207 次關注     提問者: 匿名  


    [ 知識問答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問題搜索
         
    相關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台北县| 凤山县| 大方县| 鹤庆县| 金乡县| 嵊泗县| 罗山县| 舒兰市| 石门县| 日土县| 延边| 长子县| 西青区| 抚顺市| 松溪县| 辽源市| 隆化县| 湾仔区| 紫阳县| 沈丘县| 藁城市| 申扎县| 醴陵市| 青海省| 巩留县| 枝江市| 阳泉市| 鹿邑县| 平凉市| 古田县| 灵川县| 乃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平安县| 滦平县| 高碑店市| 安福县| 霍邱县| 栖霞市|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