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兩會”廣東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中,全國人大代表雷軍發言稱,小米用互聯網方式涉足手機行業,2011年10月上市,2012年126.5億,2013年316億,預計今年600-700億,明年有把握過千億。這就是互聯網的威力。此外,他強烈建議把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用互聯網來更快推動轉型升級。利用移動互聯網臺風口,是各行各業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來源:手機中國聯盟
雷軍在廣東代表團媒體開放日的發言
各位代表:
我是金山軟件和小米科技的董事長雷軍。
今天聽了總理的工作報告,非常振奮。本次報告中提到“改革”一共77次,這是一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更是一份推動改革的動員令,充分體現了改革的決心!
作為互聯網行業代表,我特別關心和互聯網行業相關內容。報告中,相關內容字數并不多,但信息量巨大。比如:1.要促進信息消費,大幅提高互聯網網速,在全國推行“三網融合”,鼓勵電子商務創新發展。2.維護網絡安全。3.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結合互聯網行業特點,我建議:把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更好地把握互聯網的時代機遇,用互聯網來更快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一、互聯網行業已經具備巨大產業規模
這次互聯網浪潮,給了中國一次巨大機會,是我們不能錯過、也不應該錯過的機遇。
過去十五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行業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規模,比如電子商務,僅淘寶交易量已經過萬億元。
在全球格局來看,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看看全球各大互聯網巨頭的市值,Google 4046億美元,Facebook 1676億美元,Amazon 1662億美元,eBay 765億美元。中國公司,騰訊 1500億美元,阿里估計也在這個規模,百度603億美元。這意味著,全球前五,三家美國公司,兩家中國公司。全球前七,四家美國公司,三家中國公司。除了美國,就是中國,領先了日本韓國歐洲等發達國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
二、用互聯網思維做傳統產業,會有爆炸性增長
過去十五年,互聯網主要涉足了傳媒、軟件、游戲和零售等行業,就是網絡媒體、互聯網服務、網絡游戲和電子商務等,成為這些行業顛覆性力量。最近幾年開始滲透更多行業。
小米就是用互聯網方式涉足了手機行業。手機是紅海市場,競爭很激烈,有蘋果三星國際巨頭,也有華為、聯想國內頂尖企業。小米只是一家創業小公司,進入這樣的市場,結果如何?小米手機是2011年10月上市,第一年,2012年126.5億,2013年316億,預計今年600-700億,明年有比較大把握過千億。這就是互聯網的威力。
最近熱點話題是互聯網金融,余額寶在幾個月的時間,聚集了4000億資金。春節期間,微信紅包,一夜之間,讓五六百萬人參與,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進展。
騰訊和阿里對手機支付的爭奪,波及到打車軟件。他們采用高額補貼乘客和司機,打車軟件一下子迅速普及了,優化了出租車的調度服務,方便人民的生活。
互聯網思維也成了熱門詞匯,這是根據互聯網特點總結出來的。互聯網有如下主要特點:
1.信息對稱。很多傳統行業就是用信息不對稱來賺錢,比如批發市場等,互聯網很容易顛覆。
2.用戶切換成本低,到淘寶買還是京東買,鼠標一點就換了。互聯網極其重視用戶口碑和用戶體驗。
3.高效率,快速成長。
用這些特點來做傳統產業,都會有爆炸性增長。
三、把握移動互聯網的巨大機遇
前不久,facebook買了一家小公司,WhatsApp,創辦了五年時間,只有55人,facebook支付了190億美元,合每個人頭20億人民幣!讓世界震驚。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來了,從現在情況看,比互聯網發展速度更快。目前所有互聯網公司都在搶移動互聯網的船票,沒有移動互聯網,就沒有未來。比如,騰訊,三年前做微信,從零開始,目前已經超過四億活躍用戶,市值也從500億美元漲到1500億,是目前最大贏家。
利用移動互聯網臺風口,是各行各業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總結:
互聯網行業在過去十五年,一直處在邊緣地帶,面臨各種系統性困難,比如VIE結構等。考慮互聯網本身產業規模,對中國經濟帶動性,強烈建議把互聯網納入國家戰略,更快推動整個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