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問答 » 知名專家 » 正文

    綠水青山總有情 治霾折射執政理念轉變  立法治理 措施更有力

    已關閉 懸賞分:15 - 提問時間 2014-02-18 11:20
     

    縱觀今年全國各地兩會,治理霧霾成為僅次于改革的高頻熱詞。翻閱已公布的28個省區市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據了解,有26個省份將治理空氣污染列為工作目標,而回顧各地201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霧霾治理的只有河北、天津、江蘇、上海等10個省份。大氣污染防治在今年將會更受重視,折射出我國治國理政觀念的變化,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普遍的自覺行動。


      鐵腕治污 意志不動搖
      
      當前,我國的空氣污染治理確實已經到了必須出重拳的關鍵時刻。回顧2013年,“十面霾伏”蔓延至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全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創52年來之最。此次地方兩會上,不僅談及霧霾治理的省份數量增多,而且態度更為堅決,高度重視、強力治理、鐵腕治污等強硬措辭頻頻閃現。
      
      北京市把治理霧霾作為發展的重要機遇。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說,“國務院出臺10條措施防治大氣污染,我代表北京市跟中央簽訂了責任狀,也立下壯士斷腕的決心,這也是生死狀。中央領導說,2017年實現不了空氣治理目標就‘提頭來見’。既是玩笑話,也說明這項工作分量很重。”
      
      保定市市長馬譽峰表示,2014年,該市對一切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嚴厲懲處,力爭空氣質量三年好轉、五年明顯改善,還民眾一片潔凈藍天。
      
      安徽省政府已經出臺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個等級。加強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燃煤鍋爐、秸稈焚燒、城市揚塵等治理。到2017年,全省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將大幅度減少。
      
      去年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灰霾”的江蘇省,今年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鐵腕治污,科學治污,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
      
      立法治理 措施更有力
      
      “治霾”決心下了,措施就要跟上。去年國家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從削減燃煤消費總量、控制機動車污染、淘汰落后產能等多個領域重拳出擊。這一思路也已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明晰體現。
      
      針對污染治理,北京打出“組合拳”。北京市副市長張工表示,根據《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本市今年將進一步把84項重點任務的年度任務落實,比如東西城的“煤改電”、城六區的燃煤鍋爐改造、污染企業退出等。“治污將會從更生態的角度出發,通過行政、技術等必要手段,要打組合拳。”
      
      找回藍天,各地難以獨善其身,必須聯防聯控。上海市市長楊雄表示,今年上海要全面落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6大領域187項具體治理措施,并推進“長三角”地區的聯防聯控,與江蘇、浙江、安徽建立“長三角”地區的聯防聯控,在橙色和紅色的重污染預警時,將采取限產、停產等措施。
      
      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受關注的今天,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戰略決策,海鹽縣司法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優勢,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服務“五水共治”法制宣傳教育及法律服務專項行動,加大法制宣傳力度,營造法治氛圍,強化人民調解功能,提速矛盾化解,發揮專業技能優勢,深化法律服務。
      
      關乎民生 不唯GDP
      
      說起來,老百姓們的要求并不高,抬頭可以看到藍藍的天,張嘴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喝上純凈的水,可是當這一切似乎越來越成為一種“奢望”的時候,作為城市發展的決策者們就應當“求變”,應當“有所為”。
      
      但是政策的規劃畢竟只是規劃,美好的愿景已經形成,而未來的執行同樣考驗著“執政智慧”。就這次南京出臺的各項政策和政策考慮來說,就需要做區別對待:有的要鐵腕,要給力;有的呢,就需要進一步考證,要慎之又慎。
      
      全國各地為何普遍將大氣污染防治納入今年工作重點?從直接原因看,這是因為中央破解“霾伏”的力度不斷加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5年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的目標,治理措施的嚴格程度前所未有。
        
      “治霾”成為各地方政府工作重點,從更深層原因看,正是由于各地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李克強表示,“中國30多年的改革發展,可以說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工業化走過的路。所以,環境問題在短時間內集中地在中國反映出來,這是一個特殊的現象。如果我們要總結一些發達國家走過的歷史,確實可以用‘先污染后治理’來形容。中國現在凸顯的一些污染問題和粗放的發展方式有關。我想說的是,中國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為我們過去的綠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來美麗的環境是子孫后代應當享受的,當代人要有責任感。”
      
      政績考核更加注重生態環境因素,折射出我國治國理政觀念的變化,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普遍的自覺行動。我國對霧霾治理的加速推進,正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多年來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付出了過高的環境資源代價,靠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老路不能再走了,必須在保護生態中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104 次關注     提問者: 匿名  


    [ 知識問答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問題搜索
         
    相關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市| 赞皇县| 巴林左旗| 额敏县| 德江县| 耿马| 连平县| 饶河县| 舞阳县| 弥渡县| 嘉定区| 定陶县| 尚义县| 安新县| 西乌珠穆沁旗| 玉树县| 红原县| 西青区| 商洛市| 剑河县| 南漳县| 灵丘县| 麟游县| 洞口县| 青冈县| 崇信县| 英山县| 容城县| 随州市| 阜南县| 芜湖市| 图木舒克市| 昆明市| 伊金霍洛旗| 安化县| 江孜县| 印江| 诏安县| 务川| 商都县| 得荣县|